• <xmp id="oo4q6">
  • <noscript id="oo4q6"><source id="oo4q6"></source></noscript>
  • Language

    News

    新聞資訊

    為什么要慶祝萬圣節?

    2021-09-15

    作者:

    協作

    瀏覽量:


    西方傳統的萬圣節就要到了,但是他們為什么要慶祝萬圣節呢?

     

    凱爾特人的薩溫節

    萬圣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凱爾特人節日——薩溫節。凱爾特人生活在2000年前,主要居住在現在的愛爾蘭、英國和法國北部地區。他們將每年的11月1日這一天定為新年。

     

    這一天標志著夏天和收獲季節的結束,同時也代表著黑暗、寒冷的冬天的開始。一年中的這個時候通常與死亡和亡魂聯系在一起。凱爾特人相信,在新年的前一晚逝者的靈魂會回到人世間。

     

    凱爾特人認為超自然的靈魂的存在使得德魯伊教士(德魯伊教是古凱爾特人的宗教)和凱爾特人祭司更容易預測未來。對于一個完全依賴于變幻莫測的自然界的民族來說,這些預言是漫長而寒冷的冬天的重要慰藉。

     

    為了紀念這一日子,德魯伊教徒建造了巨大的篝火,人們聚集在那里焚燒莊稼和動物,作為凱爾特神靈的祭品。在慶?;顒又?,凱爾特人穿著由獸頭和獸皮組成的服裝,并且互相為對方算命、預測彼此的命運。

     

    到了公元43年,羅馬帝國征服了凱爾特人的大部分領土。在他們統治凱爾特人土地的400年里,又有兩個起源于羅馬的節日與凱爾特傳統的薩溫節相融合。第一個節日是古羅馬鬼節,這是十月下旬羅馬人紀念逝者的日子;第二個是紀念羅馬果樹女神波莫娜的節日。蘋果是波莫娜的象征,也許這解釋了為什么會在萬圣節前夜有咬蘋果的習俗了。

     

    All Saints' Day——所有圣人的節日

    公元609年5月13日,羅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在羅馬萬神殿為眾神獻上祭禮,以紀念基督教殉道者。后來的教皇格里高利三世將這個節日的祭獻范圍擴大到包括所有圣人(All Saints)和殉道者,并將慶?;顒訌?月13日推遲到了11月1日。

     

    到了公元9世紀,基督教已經在凱爾特人的土地上傳播開來,在那里它逐漸與古老的凱爾特宗教相結合并最終取代了它們。公元 1000 年,羅馬教會將 11 月 2 日定為萬靈節(All Souls’ Day),這是紀念逝者的日子。萬靈節的慶祝方式與薩溫節類似。人們燃起篝火,舉行盛大儀式,裝扮成圣徒、天使和魔鬼。之后萬圣節(All Saints' Day)開始被稱為All-hallows 或All-hallowmas(源自中世紀英語Alholowmesse,意為All Saints' Day)。而萬圣節的前一晚,凱爾特人傳統的薩溫節之夜,則開始被稱為All-hallows Eve,最終被稱為Halloween。

     

    "不給糖就搗亂"——"Trick-or-treat"

     

    在萬圣節傳統習俗中,一些穿上萬圣節服裝的兒童會挨家挨戶索要糖果和食物,并喊出“不給糖就搗亂”(trick-or-treat)的口號。

     

    這一傳統與萬圣節前夜一樣,也是來自于凱爾特人的信仰。凱爾特人認為在萬圣節前夜神靈和鬼魂會出現,給他們供奉食物可以換取自己不被其傷害。

     

    15世紀,萬圣節的慶典上有了分享靈糕的習俗。后來,一些貧苦的窮人開始在街坊的窗戶外唱著歌乞討靈糕。到了16世紀,蘇格蘭地區開始出現年輕人把自己裝扮成神靈或魔鬼的樣子向鄰居索要食物。之后這一習俗傳播到英國的其他地區。隨著歐洲移民者來到北美大陸,這一習俗也被帶到了美國和加拿大。

     

    萬圣節在美國的發展

     

    在北美殖民地,一開始由于嚴格的新教信仰的約束,萬圣節的慶?;顒訕O其有限。隨著不同歐洲民族和北美印第安人的信仰和習俗融合在一起,一個獨特的美國版本的萬圣節開始出現。

     

    北美殖民時期的萬圣節慶?;顒右灾v鬼故事和各種惡作劇為特色。到了19世紀中葉,每年的秋季慶祝豐收的活動已經很普遍了,但萬圣節還沒有在全美各地流行起來。19世紀下半葉,新移民如潮水般涌入美國。這些新移民,特別是因土豆饑荒而逃離愛爾蘭的數百萬愛爾蘭人,使萬圣節在全美范圍內流行起來起了很大的作用。

     

    到了19世紀晚期,美國人開始將萬圣節塑造成一個社區和鄰里聚會的節日,而不是關于鬼魂、惡作劇和巫術的節日。在20世紀初,舉辦萬圣節派對成為慶祝這一天常見的方式。派對的重點是游戲、豐富的食物和節日服裝。

     

    報紙和社區領袖們鼓勵家長們把萬圣節慶?;顒又腥魏?ldquo;可怕的”或“怪誕的”元素去掉。經過這些改變,萬圣節在20世紀初失去了大部分的迷信和宗教色彩。

     

    到了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萬圣節已經成為一個世俗的且以社區為中心的節日。盛裝游行和全鎮的萬圣節派對是特色娛樂活動。盡管許多學校和社區盡了努力,但在這段時間里,許多社區的一些慶?;顒舆€是受到搗亂與破壞行為的困擾。

     

    到了20世紀50年代,社區領袖們成功地限制了搗亂行為,萬圣節也發展成為主要針對年輕人的節日。在50年代的美國嬰兒潮期間,由于兒童數量的增多,聚會地點從城鎮的中心變成了教室或家里。

     

    1920年到1950年之間,延續了幾個世紀的“不給糖就搗亂”又重新興起。對于整個社區來說,“不給糖就搗亂”是一種相對便宜的慶祝萬圣節的方式,家庭也可以通過給鄰居的孩子一些小點心來防止他們搗亂。

    如今,美國人每年在萬圣節花費約60億美元,成為美國僅次于圣誕節的第二大商業節日。

    欧美日韩
  • <xmp id="oo4q6">
  • <noscript id="oo4q6"><source id="oo4q6"></source></noscript>